第27章 野山茶
第27章 野山茶 (第1/2页)玄清趁此说道:“这件事还需要你们的保密,回去后不要宣扬,免得横生枝节!”
他随后补充道:“我也算是不忌荤腥的正一派,但既不画符念咒,也不驱邪降妖,只专修武道。又因我生性散漫,更喜隐世修行,所以不需常住道观,甚至宗教戒律对我而言也不甚严格......”
原来他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道士,只是有一个出身于茅山派的师父,但他接受过皈依传箓和授箓仪式,通俗理解就是有证的正经道人。
因而,他这个人既吃肉也喝酒,行为做派上颇有些不拘小节。
不过他一生痴迷于武道,学有所成之后,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到处寻找道教道观遗址,意图从中寻找到有关武道传统这类的东西,哪怕只是只言片语。
他的足迹遍及了整个东三省,来春城吕仙祠,就是因听闻了这里有一定的武道传承。
但他几乎是现如今唯一的失传武道传承人,吕仙祠里的类似传承仅仅是些皮毛而已。
正因为此,同样痴迷于武道的桓真,就在一直纠缠着要拜入师门,但玄清的入门条件是极其苛刻的。
至于为什么他又出现在了吊顶子山的玉清观,就是得到了桓真的指引,告诉他那是一座早已废弃了的道观。
那时候的玄清也刚好想找一个落脚处,于是就暂时定居在了那边。
本来,依照他的性子,不会在一个固定地点留置太长时间的,不料想遇到了二兴这个绝佳的练武胚子。
更深入一点的意思就是,二兴的灵性体质最适合他所修习的道家内家功法,显然桓真亦或是颐真都不具备这种资质的,因此只把他收为了记名弟子。
所以之前桓真才会有感谢二兴的一说,因为他了解,玄清不一定再回吕仙祠的。
此时的二兴,才不会关心大人们之间的唠叨,早跑去院子里跟在队伍里打拳了。
看着他有模有样的一招一式,玄清还是颇感欣慰地笑着说了:“看到了吧,你们的孩子是很有练武天赋的,我还一点没教他呢,就能看一眼就依葫芦画瓢了!”
杨运喜只知道一个劲儿点头了,还是王美芬开口问道:“听爷爷说,今天来了还得让他留在这里三天?”
玄清解释:“入我门首先要做的是体质的改善,我让桓真提前准备了一些药材,二兴必须接受三天的药汤浸泡,把体内的杂质排出来了,以后的修行才能立竿见影!”
“药材需要花钱的吧?我们......”
玄清打断了王美芬后面的话:“不提钱,既然把他交给了我,我就有责任供养他!不过你们放心吧,三天之后,他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,不会影响到他的世俗生活,以后只需要每周抽两天来这里接受我的教导。而且,我找人接送他,也不耽误你们的工作,他现在毕竟还太小,等入了门我就离开了。大概他十二三岁的时候,我会再回来正式传授给他真正的门里传承,那个时候他才会常时间呆在这里!”
“不会影响到他的上学吧?”
“不会,我尽量安排人跟着他监督平时的修行,只需要寒暑假上山来常住!”
......
大人这边谈的差不多了,才把已经满头大汗的二兴喊了过来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