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一章 “科研老板”
第三百零一章 “科研老板” (第2/2页)“是!”
博士后是流动的,不列入编制,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所需费用要由联系导师的科研经费全额支付。
莫名其妙地成为“科研老板”,韩均感觉很搞笑,看完公大2014年关于博士后待遇的文件,拿起一叠申请材料不解地问:“肖博士,警察真算不上一个特别有前途的职业,至少对博士而言,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申请?”
根据国家文件规定,在站期间博士后落短期常住户口。
工作地点虽然在江城。但不管怎么说终究是公大的流动站。只要能被录用,博士后和随博士后一起流动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bj暂住证,博士后本人则可以持公大介绍信去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换取介绍信,然后去辖区派出所办理落后手续。
并且子女入学、入园可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工子女入学、入园的规定以及附属学校、幼儿园的其它有关规定执行。
换言之。现在博士后政策已走向变-态,成了很多人开绿灯、钻空子的利器。不是为了搞研究,而是为了子女能在bj、sh等大城市参加高考。
平民子女被发现高考移民,被查出就会被取消录取资格,博士后子女不会。因为合理合法,有相关政策。
肖晨雨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,毕竟不同地区不同录取标准的高考本来就不公平,若无其事地笑道:“很多人有警察情结,感觉警服很帅,警察这个职业很神圣。”
韩均不明所以,翻开申请材料看了看,把那些年龄较大的全部放到一边,留下六份较年轻的。想了想之后又把已经成家的放到一边,留下两个未婚的。
看似儿戏的挑选。把那些想钻空子的申请者歪打正着的全部剔除了,肖晨雨笑问道:“您决定了,就录他们?”
“你打电话问问他们,到底想不想干警察。如果想,就安排他们先去警校体验两个月,能坚持下来再正式录用。”
“行,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。”
“等等。”韩均一边示意她坐下,一边笑问道:“肖博士,你成家了没有,有没有孩子?”
肖晨雨被问住了。一脸疑惑地问:“韩教授,这很重要吗?”
“很重要。”
“春节刚结婚,暂时不想要孩子。”
韩均又问道:“你爱人在哪儿工作?”
“也在公大,一个单位。”
“那你为什么要来这。领导安排的吗?”
肖晨雨连忙摇头道:“不是,是我主动要求过来的。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,就是以前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。我不想再搞理论研究,想到一线参与办案。不怕您笑话,能来这儿我是过五关斩六将,竞争很大的。”
跟夏莫青的情况差不多。韩均沉思了片刻,又问道:“你爱人在哪个学院,教授什么课程?”
“治安学院,普通教师。”
韩大教授最讨厌两地分居,认为太不人道,一脸认真地说:“肖博士,你问问你爱人,有没有兴趣借调到江省警官学院任教。如果他愿意,我去跟部里和厅里协调。”
能抢到这个干好了之后可以调到部机关的宝贵机会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肖晨雨从未奢望过丈夫能借调到江省,小两口早做好当牛郎织女的准备,她有时间回bj,他有时间来江城,怎么也不敢相信第一个报到会有这样的好事。
她一下子懵了,夏莫青扑哧一笑道:“肖博士,韩教授没跟你开玩笑,而且这件事他真能帮上忙。”
“谢谢韩教授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……”
“不用谢,这是我们‘801’份内的事。”
江慧如嫣然一笑道:“是啊,我们的在编人员基本上都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,借调人员情况比较特殊,但在假期上我们有所考虑。”
好人性化的一个单位,肖晨雨很感动,再次感谢了一番才出去打电话。
她刚离开,夏莫青便关上玻璃门,百思不得其解地问:“处长,部里为什么要您招博士,而不是招警察?”
这件事曹维清提过,只是当时没在意。
韩均放下材料,耐心地解释道:“在警察培养上,大多国家只有职业培训,没有学历教育。那些国际知名的神探,也大多具有其它专业背景。正因为警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太单一,所以很多省警校都不再招收大专生或本科生,改为职业培训基地。
部里请我招录博士后,请我帮着培训,可以视作为‘801’的升级版。换言之,接下来要培训的不是凶杀案探员,而是规格更高的刑侦专家。”
“801”的警校毕业生本来就很少,包括江慧如、张祥在内总共才9个人,夏莫青反应过来,不禁笑道:“原来是这样,就怕那两个博士看到警察待遇干不下去。”
江慧如摇头道:“这不一定,现在他们是流动的,处长发工资,文件上不是有规定吗,年薪不低于6万,还有人事部门的补贴。培训结束正式入警,最起码正科,待遇会更高。就业压力这么大,博士找工作同样不容易。多高,只要想干就能进部机关,不是下基层,不会去派出所或刑警队。”
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
何况又不用占多少时间,浪费多少精力,只是让他们跟着办案而已,韩均起身道:“不说这些了,走,去指挥中心,开案情分析会。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