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行业的历史
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行业的历史 (第2/2页)“荣宝斋那头已经答应了,一应的材料,都由他们提供,只要你过去展示就行。”王老爷子说道。
周至搓着手:“嘿嘿嘿……那你们有没有对他们说,我对材料的要求也挺高的?”
“瞧你这点儿拎不起来的心思!”王老爷子都给气笑了:“你以为他们吃亏了?就凭你这几节装裱课程,他们也都亏不到哪里去!”
……
……
“扬派书画装裱最早起源于什么年代,在能够查到的历史记载中,并无明确记录。但是具备有深厚的历史基础,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。”周至在荣宝斋,一边对自己的四幅古画进行揭裱,一边给自己身周的一干大佬们进行“汇报心得”。
荣宝斋这样的地方对于周至来说属于“圣地”,因为周边全是书画界的大擘和装修复原界的大师,在这些人审视的目光面前,周至一点都不敢嘚瑟,老老实实地掏着自己的底糟,还只敢说是汇报心得。
这地方其实周至倒是一点不陌生,袁先生曾经带着周至到这里来收购过一批近现代书画家的画作,虽然才过去两三年,有些画家的作品价值已经提升了一倍不止。
不过在这样的阵仗里接受考验,倒是从来没有过。
“早在晋代,扬州已经擅长造纸,称为‘六合纸’,因系扬州六合县所产而得名,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麻纸。李肇《国史补》中,就曾经提到过‘扬之六合牋’,而米芾《十纸说》中称‘六合纸自晋已用,乃蔡侯渔网遗制也’,又说唐人用这种纸写经‘明透岁久,入水不濡’。”
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‘明透岁久,入水不濡’的纸张呢?是因为唐人发明了‘熟纸法’,明人李日华《六研斋笔记》载:‘唐人用纸有生、熟二种,熟者妍妙辉光,生者不经潢治,粗涩碍指,非丧中不敢用’。”
“生纸的二次加工叫‘熟纸’或叫‘笺’,生纸透水,熟纸不透水;生纸洇化,熟纸不洇化;熟纸上过胶矾,生纸没上过胶矾;生纸画写意画,熟纸画工笔画。这个说法,我们一直沿用到今天。”
“将纸张从生做熟,应该就是装裱业这一行最初的起源。”
“宋代邵博《闻见后录》也有云:‘唐人有熟纸有生纸,熟纸谓妍妙辉光者,其法不一。’可见熟纸是当时社会用纸的主流,而其制作方法也有多种。”
“宋代欧阳修《新唐书》卷四十七《百官志》载:‘唐代门下省弘文馆有熟纸匠八人、中书省国史馆有熟纸匠六人、秘书省有熟纸匠十人、及装潢匠十人、东宫下属崇文馆有熟纸匠及装潢匠各一人’。”
“这些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生纸加工成熟纸,以供皇室及政府官员使用。其中还将熟纸匠和装潢匠这两种职业加以了区分,说明唐代已经正式出现了对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的职业了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