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九章 魔法、宗教、医疗
第一百五十九章 魔法、宗教、医疗 (第1/2页)【本章对这本书魔法设定进行了重新的梳理。】
众所周知,一个人能否成为施法者,关键在于他的魔法天赋,而魔法天赋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——魔力天赋和能量感知(元素亲和)。
魔力天赋越高,自身体内能够凝聚的魔法能量就越多。亲和力越高,就越容易感应外界对应的魔法元素。
关于魔力天赋和能量感知哪个更重要的讨论,在施法界已经争论了数百年,最初大多施法者和研究者认定前者才是评级的标杆,可是百年前,一位魔力天赋勉平平的火系法师,用“堪比星落的大火球”重新定义了评级的标准。
【星落,传奇法术。】
“没有什么是一个大火球解决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两个。”
冥想,这是施法者对自身魔力以及外界魔法能量感知的统称,也是所有施法者在修行过程中最耗时却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。
冥想除了能够加快体内魔力的消耗,同时也能略微略微的增加体内魔力的上限,还能略微略微的提高对魔法能量亲和力。
【关于冥想,第91章有提及。】
冥想没有什么特定的姿势,静坐、平躺甚至是吃东西的时候都能够进行冥想,关键是将意识由体内的魔力感知慢慢延伸到对外界能量的感知。
需要说明的是,冥想并不止是放开自己身心的“发呆”,施法者需要在意识层面与魔法能量和各种元素取得联系,进行交流。长时间的冥想,会对冥想者的精神带来负担,所以冥想是不能用来代替睡眠和休息的。
影响冥想效果的因素有很多,撇开外界的环境因素,施法者之间领悟力和理解力的差距会导致各自的冥想状态不同。
如果把领悟力和理解力纳入智力的范畴,那么智力对施法者的影响远不止冥想。解析法术原理,构建法术模型,学习咒语手势以及其他施法前置,都是极为耗脑力的工作,聪明人事半功倍,愚蠢的家伙事倍功无。
通常而言,施法者不解析原理就没发构建模型,没有模型就没办法把魔法能量进行临时的储备,没有咒语手势等前置能力就没办法将魔法最终释放出去。
所以施法者里面是不存在傻子的,也很难有笨鸟先飞的“励志”故事。
但还有另一种情况,当你的天赋达到了某种层次,就能打破常理。根本不用理解法术,也用不着完整的模型,甚至不用手势和咒语,魔法能量就能汇聚在你的掌心,源力术士就是这样的存在。
源力术士很强,先天天赋加上后天努力的源力术士更强,他们甚至能够释放如同“神迹”的法术,但他们终究是人,至少在近千年来出现的源力术士里,没有哪个源力术士跨过那一步。
“神明的存在是不用质疑的,但我感到好奇的是,我们有森林女神(艾思娜),田野女神(达娜·蜜德碧),雷神(克里夫),太阳神,还有那位掌管诸多领域的女神(梅里泰莉),但即便精灵族最古老的文献里,也没有任何魔法之神或是魔法女神的字眼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”——赫伯特·斯丹莫福德在《关于魔法本质的对话》一书中这样写道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