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 六镇之乱的两个阶段
第269章 六镇之乱的两个阶段 (第1/2页)苏泽是军府,军功受赏是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。
乱世中,武将地位上升,这也是时代的趋势。
没办法,人家拼命在战场立下的军功,如果都不如文臣动动嘴皮子,谁给你卖命啊?
李贤对于苏泽还有一个意义,那就是他是带领乡兵来投苏泽的。
自己的班底和加盟的部将,这是两手都要抓的。
没有自己的班底,或者自己的班底打光了,那就是后世历史时间线上的宇文泰,不得不搞出八柱国这种贵族加盟制度,导致关陇贵族势力强大,宗室一旦衰落,就立刻被权臣篡位。
如果只靠自己练兵,那根本就不现实,历史发展实在是太快了。
说起来轰轰烈烈的六镇之乱,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是分成两个阶段的。
第一阶段就是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发动的起义,也就是说目前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六镇之乱,在历史上也就持续了两年,就被北魏朝廷镇压了。
第二阶段是北魏朝廷再次发病,将六镇残部内迁到了瀛、冀、定三州就食。
这三州是北魏最精华的河东地区,算是豪强大族的大本营,被分配在三州就食的六镇流民很快就被当地豪族欺压的过不下去了,他们可不是河东那些顺从的百姓,紧接着在三州再次爆发动乱。
而这第二段六镇起义,也总共就持续了三年时间。
也就是说,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,六镇之乱总共就持续了五年时间。
五年时间,就算是苏泽占据关中,也不可能练出席卷天下的精兵。
就算有这个时间,苏泽也养不起。
所以最好的选择,还是学习自己那位义兄尔朱荣。
以自家精兵为骨血,收编吸纳六镇兵当中的精华,这样才能快速扩张,迅速在乱世中站稳脚跟。
这个被苏泽影响改变的世界中,六镇起义的时间提前了,但是苏泽依然认为破六韩拔陵的起义,其实就是雷声大雨点小,在历史上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,会被北魏朝堂很快镇压。
原因也很简单,这一次六镇起义中,支持起义的都是六镇底层的普通镇民,而破六韩拔陵的起义缺乏一个有力的纲领,甚至连黄巾起义那样的口号都提不出来。
第一次六镇起义,遍观史料中,起义军里就没几个能记录上史书的人物。
而贺拔父子、宇文父子、高欢、司马子如、窦泰、独孤信、侯莫陈崇这些在后世叱咤风云的人物,在第一次六镇之乱中都是站在朝堂这一边的,就算是被迫从贼,也会找机会转投官军。
这都说明,在第一次六镇起义的时候,北魏朝堂还没有完全失去向心力。
等到第二次六镇起义的时候,北魏朝堂才彻底让天下人失望。
所以苏泽才决定在夏州建城,在这里收拢六镇豪杰。
即使是这样,留给苏泽的时间也不多了。
——
确实和苏泽所料的那样。
正光二年,八月。
贺拔度拔带着儿子们和部曲,宇文肱也带着儿子们和部曲,再加上上次来怀朔求援的独孤如愿,从武川驰援怀朔。
正在守城的高欢见到援军,立刻鼓舞士兵,紧接着就看到武川军队冲垮了围城的叛军,高欢立刻打开城门将他们迎接进城。
“贺六浑,我们回来了!”
见到高欢,司马子如立刻喊道。
“子如!辛苦了!”
这次武川援军到来,高欢守城的压力大减,他看向风尘仆仆的司马子如和窦泰,眼中闪过泪光。
这些日子,守卫怀朔实在是太苦了。
卫可孤并不算是会用兵,但是怀朔周围的叛军实在是太多了。
每天清晨的时候,阳光洒下来,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叛军,高欢都觉得绝望。
如果不是杨钧到任之后,一直很重视城防,不断的修葺城墙,同时狠抓镇仓的腐败问题,保证了怀朔镇仓充盈,怀朔城早就已经破了。
重病下的杨钧,亲自迎接了贺拔宇文父子,并且当着全镇军民的面让他们的骑兵过街,提振城内的士气。
但是高欢暗暗清点人数,这一次武川援军总共也才两千多人,和城外围城的十万人比,实在是杯水车薪。
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,旋即被悲观覆盖。
高欢还是努力装作激动的样子,如今他是城防的首领,不能让士兵看到自己没信心的样子。
——
杨钧又在镇将府内摆下宴席,今天见到武川援军抵达,卫可孤也下令叛军暂时退却,高欢也终于有机会下城墙赴宴,等到宴席结束,醉醺醺的高欢被司马子如送回了家里。
司马子如将高欢托付给娄昭君后,高欢的酒一下子就醒了。
他拉着司马子如进屋。
北地女子基本上都是内外都要管的,娄昭君端来解酒的马奶,就大大咧咧的坐在一边听着男人谈话。
“子如,你觉得怀朔能守住吗?”
司马子如出城一趟,比高欢更清楚如今六镇的情况。
司马子如出城后,所到之处皆反。
除了叛军之外,就是四下逃跑的流民,甚至六镇出现了组团北上柔然的逃难队伍。
司马子如一打听,是上次和亲柔然的北魏寿阳公主,正在柔然执掌王庭。
这位柔然可贺敦开放牧场,收容六镇的流民,引来了很多流民北上。
这都是什么事啊!
以往都是柔然部族内附大魏,什么时候大魏的部族要外附柔然了?
倒反天罡了。
可这一切也说明了,如今的六镇是个什么局面。
司马子如笃定的说道:
“朝廷不尽快支援六镇,怀朔是撑不住的。”
听到司马子如这么说,高欢也点头。
他这些日子负责怀朔城防,对局势也看得很清楚。
要不是武川的援军来了,怀朔城内的守军士气,最多也就能支撑一个月了。
人不是机器,守城久了也会疲惫麻木。
高欢继续说道:
“朝堂的援军什么时候会到?”
司马子如说道:
“路上听说,这次朝廷还是派遣大将军李崇出征,听说大将军已经到晋阳了。”
听到李崇,高欢眼睛一亮,接着又担忧的说道:
“李骠骑已经年纪这么大了,朝堂怎么还让他出征?”
司马子如说道:
“听说李将军上次从六镇返回,多次建言要改镇为州,这次六镇叛乱,江阳王对此不悦,所以才派遣李将军北征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